2010年12月31日下午,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与厦门市集美文体局合作的杏林社区历史文化调查项目启动仪式在杏林文化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杏林历史文化调查,旨在抢救快速城市化工程中,杏林地区即将消失的历史文物、民间文献以及与社区生活相关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杏林地区包括杏林与杏滨两个街道,下辖十四个自然村,曾是闽南重要的出海港口和商业贸易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亦曾游历于此。本次与会的专家、领导一致认为,杏林历史积淀深厚,以古代碑刻、族谱为主的民间文献藏量丰富,家族组织保存完整,社区传统承继连贯,但目前杏林地区的历史文化却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挖掘和保护,城市化进程更是增加了杏林历史文化保护的难度和迫切性。
出席此次领导有集美文体局副局长唐金富、集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王进法、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许金顶。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人员、杏林杏滨各街道代表也参与座谈。会上唐金富副局长提出了创作《杏林史话》的设想;王进法副主任介绍了已经辑录的杏林文史资料的数量、类别和查证线索;许金顶副院长介绍了华侨大学在历史文化调查方面的先期成果和经验,强调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学者与政府合作的优势和必要性。各村落代表则结合各自的工作体会谈到社区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与会各方均表示,此次社区历史文化普查工作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加强沟通,以期取得应有的效果。

文\张恒艳, 照片\高爱民 |